在 EP.20 我們已經分享,缺鐵如何影響運動表現,不過還沒提到該如何補充,EP.21 將延續上一篇的內容,跟大家聊聊補鐵這件事。
不管是檢視自己的飲食,還是驗血之後發現自己鐵蛋白或血紅素太低而有補充鐵的需求,這時候該怎麼辦呢?透過食物的話,哪些食物是鐵的好來源呢?如果是挑選含鐵的補充品,又要注意哪些事情呢?
補鐵要補多少?
日常生活的鐵需求
沒有訓練、運動時,會按「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」的建議量吃,19 歲以上的成年男性,建議每天攝取 10 毫克的鐵,女性在停經之前,每天建議攝取 15 毫克,之後降為 10 毫克。
下圖是最近一次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(2017-2020)中,國人鐵攝取量與建議攝取量之間的對照,大致上,男性從飲食獲取足夠的鐵;女性則是在 13 歲到 44 歲之間,普遍攝取不足,少了十多個百分點;也就是說,成年女性參與耐力訓練與賽事的話,要更加注意鐵的補充與自身的鐵狀態。
經常訓練與運動的人
訓練量大、經常比賽的人對鐵的需求會比一般人多,如果經過抽血後,你的體內鐵存量正常,為了維持體內的鐵存量,建議每天攝取 30 毫克的鐵;處在缺鐵的狀態時,可以補到 60 毫克以上,不過建議由醫師診斷確認後再補到那麼高的量,另外,補充高劑量有一些額外注意事項,請看到最後;如果鐵存量嚴重缺乏(例如缺鐵性貧血),就可能需要醫師診斷與治療。
飲食中的鐵
日常有適度運動習慣或不太運動的人,基本上可以從均衡飲食吃到足夠的鐵。
平常我們吃的東西裡,含有鐵的食物還不少,根據來源可以分成血鐵(heme)與非血鐵(non-heme)兩種,紅肉、禽肉和魚等來自動物的鐵是血鐵,而紅肉含有的鐵大約是禽肉與魚肉的三倍。值得注意的是,血鐵在腸道裡的吸收是非血鐵的兩倍。
非血鐵的來源包括水果、蔬菜和鐵強化食物,雖然吸收效率比血鐵質差,不過維生素 C 能幫助非血鐵在消化道裡的吸收。所以你某一餐的鐵,有一部分是非血鐵食物來的話,那麼記得飯後吃水果,能幫助非血鐵的吸收喔。
此外,飲食中的植酸、草酸、磷酸、多酚…等,影響鐵吸收,飲食是素食或偏向素食的人,要注意體內鐵的狀態。光看這樣會覺得吃菜好像很不利鐵的吸收;不過別擔心,除了飯後水果的維生素 C,類胡蘿蔔素、發酵能減少菜裡的植酸、烹調能減少食物裡的植酸量…等,都能促進非血鐵的吸收。
還有一點,吃了一頓富含鐵的餐,還是用補充品補鐵,建議跟喝牛奶錯開時間;原因是牛奶裡的鈣會干擾鐵吸收。
PS:曾聽說過吃櫻桃補鐵,但很遺憾櫻桃的鐵含量其實不多,每 100 公克的櫻桃約含 0.2 毫克的鐵。
補充品的鐵
有許多現成的鐵劑可供人們選擇使用,不同的劑量、鹽、化學狀態(2 價或 3 價),2 價鐵鹽類包含硫酸亞鐵、葡萄糖酸鐵(ferrous gluconate)和丁烯二酸亞鐵(ferrous fumarate),而這些都是市面上常見的選擇。另外,補充上述鐵劑時可能會出現副作用,包括噁心、腹痛與便秘等腸胃不適的問題,而這也是讓有補鐵需求的人,無法持續補充的原因之一。
如果你吃過鐵劑,曾經有過上面提到的副作用,那麼或許可以考慮胺基酸螯合的鐵劑,例如,『甘胺酸亞鐵』。根據研究,與其他鐵劑相比,甘胺酸亞鐵比較不會出現上述的副作用,然後也不太會受到其他二價礦物質的干擾,而影響吸收率。
另外,補充品的鐵也是非血鐵質,因此搭配維生素 C 一起吃,有助於促進鐵吸收,最大化鐵劑的補充效果。
這裡提的鐵補充品指的是食品,劑量受到食品法規的限制,劑量沒辦法像醫療用的鐵劑那麼高。
運動的你,鐵建議這樣補
由於運動會引起體內的環境變化,其中有一些會影響人對鐵的吸收率,因此,運動員如果想要有較佳的補鐵成效,那麼底下幾點提供給你參考:
- 最佳補充時機點 → 早上運動前 30 分鐘內補充:在這個時候,人體對鐵的吸收能力最好,另外,不建議分三在一天其他時間補,除了吸收效率下降之外,增加鐵出現在腸道的頻率,可能會給腸道菌群帶來負面的影響,或是增加腸道發炎的風險。
- 避免一次攝取超過 40 毫克:一次劑量超過 40 毫克鐵,接下來 24 小時鐵吸收會受到抑制,這時候補充,反而更容易引起腸胃不適的風險。
- 隔天補給:如果你服用的鐵劑是高劑量,也就是超過 40 毫克的話,隔一天,等鐵吸收能力恢復之後,再補充。
參考文獻與資料
- Solberg, A., & Reikvam, H. (2023). Iron Status and Physical Performance in Athletes. Life, 13(10), 2007.
- McCormick, R., Sim, M., Dawson, B., & Peeling, P. (2020). Refining 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iron deficient athletes. Sports Medicine, 50(12), 2111-2123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