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脆(threads)上對於蛋白質 1 天要吃多少,有了滿熱烈的討論,其中也包含了台灣人的蛋白質攝取量到底夠不夠的話題。從相關的討論串內容,整理出以下幾點來跟大家分享。
國人的蛋白質攝取狀況
如果你常關心運動補給相關知識的話,看到《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》對蛋白質的建議可能會覺得有點少 — 也就是 18 ~ 50 歲之間的建議在每天 0.9 公克附近,跟平常聽到的蛋白質攝取量有不小的落差。
不過建議是一回事,實際國人攝取量又是如何呢?下圖是最近一次的國民營養健康調查(每 4 年做一次)不同年齡層、男女蛋白質攝取量達各自建議的百分比,我們可以看到全年齡層的蛋白質攝取量都超過建議量;只是這樣的量就是多少呢?
我挑了幾個年齡層的《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》,計算結果標示在其中的幾條直方底部,以白色文字呈現;以男性 16~18 歲為例,標示著 96.7公克、1.56,意思是該年齡層的男性平均每天吃了 96.5 公克,每天每公斤體重 1.56 公克的蛋白質。(每公斤攝取量是以該年齡的建議標準體重換算。)
單就平均一日總攝取量來說,這樣的蛋白質量對一般人或是年長者維持健康與肌肉是夠用的。還有一點要補充,那就是建議攝取量(RDA)是滿足特定年齡與性別的健康人人群 97~98% 的一日所需,也就是說,有一定運動強度的人,RDA 的建議就可能不太符合他們的需求,例如本篇的主角 — 蛋白質。
蛋白質攝取應細看每次攝取量,而不是一日總量
從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的數據看來,國人蛋白質的平均每日攝取總量應該是足夠的,但為什麼還是有常聽到「蛋白質攝取不足」的聲音呢?
蛋白質 1 天要吃多少?
關於這點,我們或許能從一篇發表在《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ports Nutrition》的研究裡找到線索。該文獻裡提到,年輕成年人每餐每公斤體重應攝取 0.4 公克的蛋白質來達到最大肌肉蛋白質合成,如果用一天吃四餐(補充四次蛋白質)來計算的話,那一天加起來就是每公斤體重 1.6 公克蛋白質,而某一餐的蛋白質裡,應該有 20 ~ 25 公克高品質的蛋白質。
如果你某一天訓練量或是賽事活動量大的話,每餐的攝取量就可以拉高到 0.4 以上,以符合增肌或肌肉修復…等生理需求使用。
有了每餐蛋白質攝取要達到一定的需求之後,我們再回過頭來看自己或是周遭人們的飲食生活狀況,不吃早餐?早餐內容蛋白質太少?一日蛋白質攝取量集中在午餐或晚餐?
也許,國人蛋白質攝取的問題在於沒有均勻分配,而不在於總攝取量的問題。
飯與菜的蛋白質品質差,不能算是有效蛋白質?
食物分類裡,豆魚蛋肉類和奶類是提供優質蛋白質的主要食物來源;米飯、麵包等主食類,還有蔬菜類食物雖然也含有一些蛋白質,例如一碗 4 份主食的飯,含有約 8 公克的蛋白質;蔬菜的話,100 公克的蔬菜含 1 公克上下的蛋白質,但在蛋白質品質上,卻沒豆魚蛋肉類和奶類那麼好。
上面提到的植物蛋白質來源食物中,單一種拿起來看,會因為某些必需胺基酸的含量太少,而被視為蛋白質品質差;不過呢!不同的植物食物缺乏的必需胺基酸都不太一樣,比如說豆類食物缺甲硫胺酸,不缺離胺酸,搭著缺離胺酸,不缺甲硫胺酸的穀類食物,就能互補出品質良好的蛋白質組合,也就是備齊了 9 種必需胺基酸。
換句話說,只要飲食內容夠豐富,來自飯、菜與其他植物食物的蛋白質也應該列入該餐的總蛋白質攝取。
最後,蛋白質攝取應該看平常的生活型態決定要補充多少,如果某幾天的生活就只是去辦公室、去上學,沒有特別的運動,那麼根據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(第八版)的建議吃;但如果有做運動訓練或是活動量大的比賽,那麼蛋白質的攝取量就應該要跟上,簡單說就是 —「需求到哪就吃到哪」。
參考文獻與資料
蛋白質攝取重點:分散 3 餐、看運動量、訓練後儘快 – Betery 運動誌
沒訓練的時候,一餐要吃多少蛋白質? – Betery 運動誌
Schoenfeld, B. J., & Aragon, A. A. (2018). How much protein can the body use in a single meal for muscle-building? Implications for daily protein distribution.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ports Nutrition, 15(1), 10.
未來肉、植物肉興起 營養真的能替代動物肉嗎? – 安永生活誌